本报讯(记者赖志凯 通讯员郭花斌)“去年参赛时,坍落度测不准。现在我能独立优化配合比了。”甘肃辘白高速项目试验室的拌浆工梁杰曾经只会搬砖拌浆,通过技能大赛温州配资公司,今年8月从一名劳务工转为了“正式工”。
日前,中铁六局路桥公司第六届员工职业技能竞赛暨第六届青年职业技能竞赛火热开赛,28名选手同台竞技。与往届不同的是,本届竞赛劳务工参赛比例高达65%,较3年前提升45个百分点,创下历史新高。
“这次竞赛实现了两项重要突破。”中铁六局路桥公司工会主席李岩介绍,竞赛彻底打破用工身份限制,首次实现不同雇佣形式劳动者同规则竞技;创新建立“理论+实操”双维度即时认证体系,前三名选手除获得2000元~4000元奖金外,还可破格申报中国中铁集团技师资格。
近年来,中铁六局路桥公司工会以技能竞赛为突破口,构建起“竞赛选拔—素质提升—权益保障”全链条服务体系的同时,打造全方位产业工人培养体系。利用施工间歇,在项目驻地开设“工地微课堂”;采用双导师带徒机制,为技能人员配置“技术导师+成长导师”双导师。
皖赣铁路宁国改线项目钢筋工段强傑在技术导师张洪旺指导下,先后攻克5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在成长导师王腾的帮助下,先后获评中铁六局劳动模范和“湘直工匠”,实现了从“工”到“匠”的蜕变。
“当技能成为‘硬通货’,工人创造力就会大爆发。”路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近三年来,通过这一培养体系温州配资公司,公司劳动生产率提升11.19%,技术创新成果增长47.1%。
华夏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